食安問題再度震撼!近45年食安事件回顧 食品廠商良心在哪裡?
今年不過即將過完第一季,繼「蘇丹紅」事件後,近期又爆出「寶林茶室」食物中毒事件,一連串的食安風暴,讓台灣民眾人心惶惶。台灣食品安全事件層出不窮,過去柴米油鹽醬醋茶幾乎通通出過包,屢屢引起社會震撼,這些事件不僅持續影響著當代人,更跨越數代,對社會造成了深遠的影響。
1979年的米糠油事件可謂是開端,引發了對於食品安全的首次重視。然而,即使時至今日,台灣已經邁入食衣富足的時代,食安問題仍屢屢發生,無論是舊事重演還是手段翻新,黑心業者的不肖手段讓人無法預防。回顧過去45年的食安事件,究竟爆發了多少?
‧1979年「米糠油事件」:彰化油脂公司於產製米糠油的過程中,使用多氯聯苯作為熱媒將米糠油加熱脫臭,惟因管線破裂使其滲入油中,導致食用其產品的民眾中毒。‧1982年「鎘米事件」: 高銀化工疑似為生產含鎘和鉛的安定劑,排放的工廠廢水含鎘,造成農地污染而種出鎘米。
‧1984年「S95奶粉事件」:台灣藥商進口美國「飼料奶粉」,將飼料奶粉製成嬰幼兒專用奶粉出售。
‧1985年「餿水油事件」:德泰油行將養豬餿水製成劣質沙拉油出售。
‧1986年「綠牡蠣事件」:台灣南部海域的牡蠣養殖被「廢五金」廢棄物大規模污染,牡蠣呈現綠色。
‧1986年「蔭花生中毒事件」:生寶食品公司所生產的玻璃罐裝蔭花生,為節省成本,用地下水沖洗產品,並僅以攝氏100度的蒸汽蒸煮1小時,導致肉毒桿菌孳生。
‧1998年「甲醇米酒事件」:私釀米酒並添加工業用「甲醇」作為酒精,造成多人眼睛失明
‧2003年「袋鼠牛肉事件」:以袋鼠肉、馬肉、海龜肉等低價肉類冒充牛肉販售。
2004年「壯陽藥咖啡」:藝人高凌風代言的「火鳥咖啡」,被檢驗出違法添加壯陽西藥犀利士(Tadalafil)成分。
‧2004年「重組肉事件」:我家牛排、貴族世家、西堤牛排、陶板屋等知名牛排店爆發使用重組牛肉。
‧2005年「鎘米事件」: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公布稻米樣品重金屬含量,仍有許多稻米含鎘量超標。
‧2005年「下腳料澱粉、糯米粉事件」:將餵豬下腳料加工成澱粉出售,市面有售的粽子、麵包、饅頭、湯圓等,都有可能使用過黑心糯米粉、小麥粉。
‧2005年「孔雀綠石斑魚事件」:未經查驗的石斑魚貼上認證標章,再和合格的魚貨一同出貨,而被抽查到汙染魚。
‧2005年「毒鴨蛋事件」:鴨蛋戴奧辛含量過高,並牽扯出環保署早已知情,卻未於第一時間下令銷毀鴨蛋。
‧2007年「假鱈魚事件」:使用油魚冒充鱈魚販售。
‧2008年「假魚翅事件」:製作假魚翅出售。
‧2009年「餵豬飼料米充白米事件」:糧商與糧倉管理人勾結,將未碾碎的過期公糧當做白米出售。
‧2009年「麥當勞回鍋油事件」:使用回鍋油炸油,在酸價檢驗項目中,麥當勞超出合法標準值12倍。
‧2009年「工業用鹽充當食用鹽事件」:不肖公司以致癌的工業用鹽(粗鹽)混充食用鹽販售, 大量產品流入市面。
‧2011年「塑化劑事件」:飲料食品違法添加有毒塑化劑DEHP。
‧2013年「毒澱粉事件」:澱粉摻入未經核可做為食品添加劑,台灣街頭美食全淪陷,不少百年老店的商譽更是毀於一旦。
‧2013年「胖達人香精麵包事件」:廣告標榜「天然酵母,無添加人工香料」,但製作時卻摻入人工香精。
‧2013年「大統黑心油事件」:食用油添加低成本葵花油及棉籽油混充,且還添加銅葉綠素調色,混當高價橄欖油販售。
‧2014年「鼎王麻辣鍋湯頭事件」:使用化學成分製作湯頭。
‧2014年「餿水油事件」:餿水油、回鍋油、飼料油混充食用油。
‧2015年「飼料用雞血製鴨血事件」:不肖業者製售黑心鴨血、豬血糕等相關產品,流入火鍋店、夜市。黑心鴨血煮熟雖可殺菌消毒,卻不一定能去除毒素、重金屬或殘留抗生素。
‧2015年「手搖飲料店殘留農藥事件」:多家手搖飲料茶類飲料殘留農藥,英國藍、清心福全、50嵐等皆被查出。
‧2015年「亞硝酸鈉熱狗、火腿事件」:為節省成本使用非食品級的化學原料亞硝酸鈉、硝酸鈉,製成火腿、培根等肉品。
‧2015年「黑心調味粉事件」:胡椒粉、椒鹽粉等調味料含「工業用」碳酸鎂。有醫生稱工業用碳酸鎂可能有鉻、鉛、汞、銅等重金屬,食用恐增加肝腎負擔,影響健康。
‧2016年「過期冷凍雞鴨肉事件」:冷凍食品公司涉嫌竄改標籤,販售過期的冷凍雞隻,銷往嘉義以南連鎖餐廳和傳統市場。
‧2016年「蝦子含超標二氧化硫、禁藥事件」:市售生鮮蝦仁、蝦子被檢驗出漂白劑二氧化硫超標、致癌甲醛和禁用抗生素。
‧2016年「調和酒冒充釀製酒事件」:調和酒偽冒釀製酒,以泰白酒香料、甜味劑、橡木萃取液等,混入酒槽內調製成葡萄酒、高粱酒、米酒、威士忌等酒類出售。
‧2017年「過期乳瑪琳重製事件」:遠東油脂公司回收過期的乳瑪琳重製,並使用過期的無水奶油原料,製成乳瑪琳、酥油等十九項商品。
‧2017年「毒雞蛋事件」:彰化地區多家雞蛋場生產的雞蛋含戴奧辛。
‧2017年「知名餅店塗改有效期限事件」:知名餅店「維格餅家」將鳳梨酥等商品的有效期限塗改,販賣給不知情的大眾食用。
‧2017年「漂白劑豆芽菜事件」:廠商為了使豆芽菜外觀嫩白,添加工業用漂白劑低亞硫酸鈉(俗稱保險粉) 漂白豆芽菜,加以延長保存時間。
‧2017年「蘇丹紅鹹鴨蛋事件」:知名網購店家被驗出蛋黃酥內鴨蛋黃含工業染劑蘇丹紅,追查來源畜牧場,此為飼主個人不當行為,與飼料污染無關。
‧2023年「巴西蛋事件」:巴西進口雞蛋有效日期過長、進口雞蛋製造地可標示台灣。
‧2024年2月「蘇丹紅事件」:辣椒粉含致癌物蘇丹紅,製成各式產品流竄全台。
‧2024年3月「寶林茶室食物中毒事件」:民眾在台北素食餐廳「寶林茶室」飲食,結果造成重大集體中毒事件,多人受害死亡,迄今還有人急救中。
最新文章
-
大家樂年代求明牌求瘋了?愛國獎券畫家一年半竟三度被綁!
2025-04-14 -
一代人課本裡的「南海血書」越南難民逃亡慘案竟是反共虛構故事
2025-04-14 -
激勵人心的逆轉勝 打敗南韓的中鋒哈孝遠|1998年的亞青盃
2025-04-11 -
女業務遭「活燒」命喪山區 買車客戶竟是殺人魔
2025-04-11 -
民眾朝聖「最後一餐」來來豆漿店因尹清楓命案意外走紅
2025-04-11 -
撼動國際的白曉燕命案 創台灣司法史上最重大刑案
2025-04-10 -
「早上一杯,晚上發威」 高凌風昔日代言「火鳥咖啡」驗出壯陽藥
2025-04-10 -
20多年前性侵幼女賣片「大貓」權自立首位網路流氓 出獄後竟再犯案
2025-04-10 -
1961年雨彈來襲 豪雨成災台北馬路變汪洋
2025-04-10 -
股災不是第一次 那些資深股民才經歷過的回憶
2025-04-09 -
買木炭也要登記 當年台灣一項意想不到的「柔性實名制」
2025-04-09 -
被販嬰集團賣到澳洲 卡雅返台尋親轟動一時
2025-04-09 -
國安基金宣布第九度護盤、規模達5000億 歷史成效不俗 這次是否真能止跌回升?
2025-04-09 -
「矽盾」不是奇蹟!「護國神山」背後重要推手孫運璿與李國鼎
2025-04-09 -
台灣第一個籃球聯盟「中華職籃CBA」僅成立7年便解散
2025-04-08 -
2025大阪世博開幕!台灣55年前曾參展 女星擔任「一日館長」擠滿人潮
2025-04-08 -
一人一元救國防!1951年「一元獻機運動」全民捐款買戰機
2025-04-07 -
2011年「頭香哥」一夕爆紅 打響彰化南瑤宮知名度
2025-04-07